成德眉资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建设

3东京都土地开发强度总体高于北京和上海且区域间差距小东京都土地开发强度较高 住宅和交通用地占比高东京都总面积2109km²,包括23个区26市4町9村,其中26市4町9村又称作“多摩(Tama)地区”,划分为北多摩北部、北多摩南部、北多摩西部、南多摩和西多摩,多摩村部,多摩岛部。因此,可以将东京都分为23区(628.7km²)和多摩地区(1494.2km²)两大地区。23区土地开发强度最高,达93.5%。其中,宅地占全域土地面积的 58.4%,道路用地占22.0%,公园运动场等、其他用地和未利用地分别占6.5%、4.2%和 2.4%,农用地、水面河川水路、森林和原野合计占 6.5%。多摩地区土地开发强度为35.1%。其中,紧邻23区的北多摩北部和北多摩南部为83.5%和88.4%,北多摩西部和南多摩分别为79.7%和57.1%,西多摩和多摩村部分别为15.5%和 2.3%。东京都各区域建设用地以住宅和道路用地为主,住宅用地占比在 22%~45%之间,呈现出距离城市中心区越近占比越高的趋势。紧邻23区的北多摩北部和北多摩南部占比最高,住宅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分别为45.4%和43.4%;其次为23区和该区域的西侧,住宅用地占比为37.6%;工业用地占比均较低,最高的是西多摩,占建设用地面积的7.3%。东京都各区建筑密度和容积率随土地开发强度降低而降低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是反映土地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东京都各区域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各项指标均随土地开发强度降低而降低。其中,23区显著高于多摩地区,净建筑密度、净容积率分别是多摩地区最高的北多摩南部的1.2倍和1.8倍;多摩地区各区域间差距较小。毛建筑密度、毛容积率差异较大。2011年到2016年东京都建筑密度变化较小,但容积率仍呈增长态势。在土地利用程度较高的23区、6号线内、7号线内毛建筑密度分别增加了0.8、0.2和 0.4个百分点;毛容积率分别由 2011年的103.9、157.9和130.8增长到2016年的112.0、173.9和142.6。净建筑密度分别增加了0.4、-0.1和0.2个百分点,净容积率分别由2011年的177.8、269.4和222.2增长到 2

  3

  东京都土地开发强度总体高于北京和上海

  且区域间差距小东京都土地开发强度较高 住宅和交通用地占比高

  东京都总面积2109km²,包括23个区26市4町9村,其中26市4町9村又称作“多摩(Tama)地区”,划分为北多摩北部、北多摩南部、北多摩西部、南多摩和西多摩,多摩村部,多摩岛部。因此,可以将东京都分为23区(628.7km²)和多摩地区(1494.2km²)两大地区。

  23区土地开发强度最高,达93.5%。其中,宅地占全域土地面积的 58.4%,道路用地占22.0%,公园运动场等、其他用地和未利用地分别占6.5%、4.2%和 2.4%,农用地、水面河川水路、森林和原野合计占 6.5%。

  多摩地区土地开发强度为35.1%。其中,紧邻23区的北多摩北部和北多摩南部为83.5%和88.4%,北多摩西部和南多摩分别为79.7%和57.1%,西多摩和多摩村部分别为15.5%和 2.3%。

  东京都各区域建设用地以住宅和道路用地为主,住宅用地占比在 22%~45%之间,呈现出距离城市中心区越近占比越高的趋势。紧邻23区的北多摩北部和北多摩南部占比最高,住宅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分别为45.4%和43.4%;其次为23区和该区域的西侧,住宅用地占比为37.6%;工业用地占比均较低,最高的是西多摩,占建设用地面积的7.3%。

  东京都各区建筑密度和容积率随土地开发强度降低而降低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是反映土地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东京都各区域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各项指标均随土地开发强度降低而降低。其中,23区显著高于多摩地区,净建筑密度、净容积率分别是多摩地区最高的北多摩南部的1.2倍和1.8倍;多摩地区各区域间差距较小。毛建筑密度、毛容积率差异较大。

  2011年到2016年东京都建筑密度变化较小,但容积率仍呈增长态势。在土地利用程度较高的23区、6号线内、7号线内毛建筑密度分别增加了0.8、0.2和 0.4个百分点;毛容积率分别由 2011年的103.9、157.9和130.8增长到2016年的112.0、173.9和142.6。净建筑密度分别增加了0.4、-0.1和0.2个百分点,净容积率分别由2011年的177.8、269.4和222.2增长到 2016年的189.9、294.3和240.6。

  23区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总体高于北京和上海,且区域间差距小,上海和东京核心区容积率较为接近

  考虑到可比性,我们选择北京三环内、四环内和五环内,及上海市内环内、中环内和外环内区域,与东京都 6号线内、7号线内、23区3个区域(分别在 150km²、300km²、600km²尺度)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进行对比。

  23区建筑密度总体高于北京和上海,而且由中心向外差距逐渐加大。3个城市建筑密度均由中心向周边逐渐减弱,但23区各区域间差距较小。23区建筑密度从6 号线内到23区共减少1.6个百分点;北京、上海下降较快,北京从三环内到五环内,依次减少1.8和3.2个百分点;上海从内环内到外环内,依次减少3.5和2.0个百分点。

  上海和23区核心区容积率较为接近,3个城市容积率由中心向周边均逐渐减弱,但23区各区域间差距低于北京、上海。上海内环内容积率165.7,略低于23区6号线内2016年容积率(173.9)、高于2011年容积率(157.9);从内环到中环,容积率变化较快,中环内为内环内容积率的7成。北京三环、四环差距较小,但是四环到五环,容积率变化较快,五环内容积率是四环内容积率的7成。23区各区域间的容积率变化较缓,6 号线内、7号线内、23区容积率依次为前一区域的8 成。

成德眉资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建设

  东京都市圈以东京都为核心,人口和经济集聚程度较高。东京都市圈以占全国 3.5%的土地承载了28.8%的人口,创造了33.1% 的产值,而东京都的人口和GDP分别占东京都市圈的 37.7%和 57.7%,尤其是23 区,人口密度超过1.5万人/km²。

  川崎、横滨和相模原等次级中心城市,住宅用地占比较高。东京都市圈住宅和道路用地在建设用地中的占比较高,川崎、横滨和相模原住宅用地占比更高,超过45%,尤其是横滨和相模原住宅用地占比超过50%,远高于东京都37.5%的水平。

  土地开发强度均较高,东京都、川崎和横滨土地开发强度分别为52.4%、72.4%和66.4%。但是内部差异较大,如东京都,23 区土地开发强度最高,达93.5%;而多摩地区土地开发强度为35.1%,紧邻23区的北多摩北部和北多摩南部为83.5%和88.4%,北多摩西部和南多摩分别为79.7%和57.1%,西多摩和多摩村部分别为15.5%和2.3%。

  东京都土地开发强度总体高于北京和上海,且区域间差距小。23区建筑密度总体高于北京和上海,23区建筑密度从6号线内(183.9km²)到 23区(628.7km²)减少1.6个百分点;北京从三环内(158.8 km²)到五环内(666.9 km²),减少5.0个百分点;上海从内环内(114.1km²)到外环内(663.3 km²),减少 5.5 个百分点。上海和东京核心区容积率较为接近,上海内环内容积率为165.7,略低于23区6号线内,但内环到中环下降较快,中环为内环容积率的7成;北京三环、四环差距较小,但四环到五环下降较快,五环内容积率是四环内容积率的7成。

  作者简介:张迪、万洁琼、郭文华、黎韶光(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国土资源情报2021.2